TO BE THE MOST RELIABEL SUPPLIER AND SERVICE PROVIDER OF FLEXIBLE CABLE
【電纜網訊】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最新預測表明,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數量或將增加接近1倍,數量上達到40萬臺。
中國有望成為工業機器人增速最快的業內市場。在多輪前景看好的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背后,是“如何在低谷中崛起”的產業命題。只有這樣,國內機器人產業才可避免“光伏產業”似的低端競爭格局。否則,中國制造業的“機器人時代”就無從談起。
對“機器人”定義,總體上可區分為三大類:“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現在普遍用于航拍的“無人機”在廣義上屬于“特種機器人”的范疇。
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與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密切的關聯,只不過它們更多地出現在產品的生產端,比如汽車裝配線上、飲料的包裝、巧克力的切割以及袋裝注射液的裝箱上。機器人使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一致性以及工業效率得到明顯提高,有利于減少物損、保持產品的品質。
誰會愿意在高溫、充滿粉塵、噴漆鍛造和切割這樣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甚至會吸入金屬粉塵的環境中去工作,而且時間可以長達24小時?“機器人”則是最佳人選,其“內在邏輯”在于,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想要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愿望,機器人當仁不讓地將承擔“臟、亂、差”和“危險系數高”的工作。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開始,我國勞動力市場進入需求大于供給的時代。特別是在產業工人的需求領域,我國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經達到1.45倍,這意味著技術工人崗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已經非常突出。
北京理工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研究員孔祥戰博士從產業結構的調整角度進行了分析:“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6000美元以上,在這一階段人們的需求開始變得復雜,年輕人開始不再愿意進入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工作,這是由經濟發展的階段決定的。”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弱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將催生機器人等新興行業。
李克強總理在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中提出了推動產業結構邁向高端制造業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目的是讓中國成為制造業強國。
這場以工業4.0為主旨的變革,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時之間興起了發展機器人制造業的產業熱潮。
孔祥戰表示,“如果中國制造2025順利實施,你或許會看到原本勞動密集型工廠的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個工人。并且,機器人加工的精度和產品質量會比工人手工進行的單件加工更加可靠。根據產業規劃,我國自主品牌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化能力、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示范及機器人的試驗驗證和標準體系建設等均有望得到顯著加強,智能裝備行業將獲得大發展。”
本文由上海嘉柔|機器人電纜|拖鏈電纜|卷筒電纜|伺服電纜|扁平電纜www.gaoyihengxinhuagong.cn節選自電纜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地址:上海市金山區楓涇工業園2號
電話:13817746196
傳真:021-31329599
郵箱:2515053587@qq.com